偌大的天空,籠罩著萬點的星火,一顆顆晶瑩剔透、明目、傳神地勾勒出美的圖案,自然而耐看。陽台上,六歲的珠珠正獨自地玩著智高遊戲。忽然,珠珠回頭問媽媽說:「人家都有會說故事的奶奶,我怎麼沒有呢?」媽媽耐心的回答著:「奶奶已經去世了,所以不能講故事給你聽」。不料,媽媽的答案卻引來了一大堆的為什麼:「人為什麼會死」、「人死了會成什麼樣」、「爸爸會不會死」、「死後到那裏去」、「我會不會死」等等,這些問題,著實令母親不知從何答起,看著小女兒一臉不安的樣子,母親真是有點惶恐。
皮亞傑的兒童發展概念
在回答孩子有關死亡的問題之前,首先應了解兒童的心智發展過程。事實上,「死亡」一詞只是大部份成人的禁忌,對孩子而言,可就未必那般嚴重了。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曾對兒童的「死亡概念」做過深入的研究,他發現,四至六歲是孩子的自我心中期,常會把周遭的事物擬人化,縱然是布偶娃娃,他也會視為活的,幫他穿衣、餵食,甚至和他說話。六、七歲時,則會以為會動的,就是活的,如機器人、電視機、電扇;不會動的就是死的,如茶杯、水果。八至十歲時,則認為「自己」會動的,才是活的,如太陽、月亮、雨等;需要假借外力才會運動的,就是死的,如電視等。十一歲之後,孩子的生死觀念才會慢慢步入成人化。
死亡恐懼來自父母
年幼的孩子,因為抓不住死亡的意義,所以死亡有可能遠不如爸媽外出、同學搬家來得令他難過,除非過世的人是他摯愛的親人。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孩子還會害怕死亡呢?基本上,這是學習而來的。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統計顯示,孩子對死亡的概念,大部份來自父母及其家人,譬如父母親常會對孩子說:「妳不乖,媽媽最好死掉算了。」等言詞,如此容易使孩子將死亡和「悲傷」、「拒絕」聯結在一起而產生恐懼。此外,影片、錄影帶、雜誌等大眾傳播工具所呈現出來的冰冷、無血色的死人畫面,或恐怖片中的吸血鬼、亡魂、僵屍等造型,都將因傳遞的訊息不夠完整,令孩子感到害怕。
此外大人說故事時,偶爾也會提及天堂、地獄之說,把他們刻意的描繪成陰森恐怖或處處妖怪之地。甚至以鬼靈做為懲罰孩子的工具,如再哭鬼就會把你抓走,鬼最喜歡吃那些愛吵的孩子等。
如何回答孩子有關死亡的問題
在回答孩子有關死亡的問題之前,首先應減低孩子的死亡恐懼,切勿以「死」作為威脅,不要將死形容成極其可怕的事情,更不要告訴孩子,地獄中有刀山、油鍋、血池、刑場,讓他徒增恐懼;也就是說,父母絕對不要將錯誤、不正當的死亡概念傳給孩子。
如此一來,孩子的生死觀念,則將如皮亞傑博士的研究所述,有一個合理且正常的發展。
因此,當孩子有朝一日問及死亡的問題時,父母即可用適合孩子年齡的辭彙加以解釋,如對一個五歲的小孩而言,則可以說死亡就是到另一個世界去,我們當然不希望爺爺離開,但是那個地方可以讓爺爺更快樂,所以我們不能留他,對不對?七、八歲的孩子,不妨告訴他們,死亡是一自然的現象,世界上每個人都會死,不是誰做了什麼錯事導致的,但是死並不可怕,因為死只是沒有知覺而已。十一歲以後,孩子大概已能明瞭死亡的意義了,因此可以和孩子一塊討論他們中所蟄伏的疑惑,這樣將更容易使他們以正確的態度面對死亡
如果孩子只有三、四歲,那麼他的「死亡」疑問,也許只是脫口說說而已,不需要給予太多或詳細的解釋,此外家中有人死亡,不妨找個機會讓孩子知道死亡的事實,死亡的原因,及死亡後的身體處理,假如你和孩子曾遭到了意外災害,不妨在你心悸之餘,也回過頭來給孩子一些溫馨的關懷吧!告訴他們,家人雖然已死,但他的精神依然會和我們常在一起。尤其重要的是,絕不可憂傷滿面,以免永遠影響孩子的心靈,甚至令他對死亡產生持久的恐懼。
有些父母喜歡告訴孩子死亡就跟睡覺一樣;基本上,我們並不贊成這種說法,因為如此會令孩子轉而害怕睡眠。最後,我們想強調一點:不管妳的孩子幾歲,在回答他們有關死亡的問題時,都應該仔細聆聽,讓他們說出心中的感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