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在自由嘗試中找到自己的路 )
> 黑幼龍夫婦以「不管」的教育哲學,「等待」考試零分、冥頑不靈的兒
> 子開竅,成為一名傑出的醫生,他們為何敢「賭」這個未來?卡內基訓
> 練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的第二個兒子黑立國從小就讓他們夫妻倆頭痛
> 不已,四名子女中,黑幼龍最不寄予厚望的就是老二。然而,沒想到今
> 年三十三歲的黑立國,如今竟成為美國華盛頓大學附屬聯合診所所長,
> 而且是最年輕的所長。黑幼龍夫婦手中握有的是一支什麼樣的仙女棒?
> 黑幼龍的妻子李百齡對黑立國讀小學時的某次考試,印象深刻。
> 有一天,黑立國回家時興奮的嚷著:
> 「媽,真的給妳說中了,我今天國語考鴨蛋。」
> 李百齡覺得好笑,沒看過哪一家的孩子考鴨蛋還那麼高興,不過,她並
> 沒有責罵這個像過動兒的兒子,只勉勵他努力,「下次你就會進步,考
> 十分。」黑立國不但不愛讀書,而且到處搗蛋。李百齡回憶:「住在新
> 店花園新城 的時候,立國自個兒拿著滑板從山頂沿著陡峭彎曲的山路一
> 路溜到山下,嚇壞了大人。」後來他們搬到美國住,情況依然沒有改善
> ,有一天,社區鄰居氣急敗壞的來告狀:「你兒子要將火柴丟進汽車的
> 油箱裡,差點火燒車。」黑幼龍談起兒子當時的情況啼笑皆非,有一陣
> 子他甚至認為兒子瀕臨「不良少年」。
> 國中之後,黑立國隨家人轉到美國讀書,課業繼續打混,一直在B、C
> 等級約台灣的乙等、丙等)徘徊。李百齡雖然無奈,但是她不逼迫孩子
> 讀書。她的教育態度是「快樂就好」,她說:「自己從一女中到台大,
> 念得太苦,沒有必要讓孩子過同樣的生活。」所以,她從不管孩子回家
> 後有沒有做功課,只告訴他們一個原則:「到學校被老師罵活該,」讓
> 他們明白那是自己的責任。黑立國不愛念書,只愛打球、摔角。看著兒
> 子混到高中還沒「覺醒」,李百齡有點急了,有一天忍不住的問他:
> 「你不想上大學了嗎?」,黑立國反問「念社區大學有何不好?妳知道
> 嗎,我們家收垃圾的司機賺的錢還比老師多兩倍。」李百齡看著兒子說
> :「你這體格去考司機應該會上,」他聽完,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又跑
> 去打球了。
> 黑立國高二時因摔角教練的一句話對課業的興趣產生大逆轉, 說也奇怪
> ,黑立國的行為在高二時出現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有一次,學校摔角教
> 練說擔任隊長的黑立國「會讀書又會運動」,以此勉勵其他隊友。黑立
> 國的榮譽感油然興起,他說,「其實那時功課並不好,只是比其他拿D
> 等的隊友好一點。
> 不過教練的稱讚,讓他感覺到念書有好處,可以看起來比別人好。」此
> 後他開始發奮讀書,把運動的精力轉移到功課上,分數出現大逆轉。後
> 來,竟然申請到華盛頓大學,而且讀出興趣。
> 黑立國回憶這段成長歷程,他很感謝父母親給他空間,讓他成為一個快
> 樂孩子、快樂的醫生。父母雖然「不管」他的功課,但信任他的行為不
> 會變壞。因此他的功課雖然不好,但是沒有喪失最大的本錢」」自信,
> 沒有成為自暴自棄的問題青少年。
> 他認為:「父母『不管』,比『管』還要難。」
> 李百齡補充說明,「不管」是「不管孩子的功課,但管孩子的行為。」
> 他們經常對孩子分析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要懂得行為分寸,所以後
> 來他們的孩子雖然身處在美國青少年吸毒、性氾濫的大染缸環境,但孩
> 子都沒有出差錯。黑幼龍的三子、目前在美國矽谷擔任工程師的黑立行
> 也認為爸媽「很勇敢」,他說:「直接叫小孩去做什麼是最安全的,不
> 用冒什麼險。由小孩自己選擇就必須承擔風險,可能會大好或大壞。」
> 他說:「他們不像傳統的父母,只想到錢或成功,而是想到我們是否開
> 心。」
> 黑立行也曾想進入演藝圈還不顧長輩反對搬到好萊塢黑立行與二哥一樣
> ,到矽谷工作之前,也有一段意外人生。他是史丹佛大學機械系工業設
> 計組的學生,父母親讓他進入美國昂貴的最高學府就讀後,有一天,他
> 忽然興起進入演藝圈的念頭。黑幼龍雖然萬般不贊成,但還是讓兒子去
> 闖一闖,他告訴兒子:「這條路並不容易,可以去闖,但要有期限,一
> 後要決定是否繼續走下去」。
> 黑幼龍將兒子介紹給台灣演藝圈的朋友葛福鴻、張艾嘉,雖然一些長輩
> 都反對一個史丹佛畢業生跑去演戲,黑立行還是不放棄,甚至搬到好萊
> 塢去住。不過,半年後,黑立行的夢終於醒了,他領悟到,自己雖然喜
> 歡演戲、唱歌,但是並不一定適合走這條路。現在他從事的工業設計工
> 作,很能發揮自己的創意特長。
> 雖然繞了一大圈,才找到自己的興趣,但黑立行覺得很值得。對於父母
> 並未阻撓他去嘗試演藝工作,黑立行說:「他們太聰明了,讓我去嘗試
> 。如果那時沒去的話,到現在我可能還在想著要去演戲、唱歌。」黑立
> 國也說,如果父母當年強把好動的他押在書桌上讀書,他不但不快樂,
> 今天更未必能有同樣的成績。
> 現在有兩歲半小孩的黑立國表示,自己當爸爸後才知道,不管比管還難
> ,看到自己的小孩翻出鍋子在玩,總忍不住想把它拿走。他說:「很感
> 謝他們在很多部分讓我發展,遇到挫折學會如何處理,從另外一頭出來。」
> 回顧成長過程沒有壓力,自由、快樂,順性發展,黑立國、黑立行兄弟
> 很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李百齡檢視自己的教育方式:「信任很重要,
> 會給孩子產生很大力量。你相信他是好孩子,他就會表現好的行為」
> 黑幼龍覺得綜合起來自己做得最好的一點是,未管過孩子交朋友。
> 「我們家像聯合國,立國娶一位黑人、泰國混血兒,女兒立琍嫁給美國
> 人,立行交往過美、德混血女朋友,在這方面我認為只要他們快樂就好
> 。即使給一大堆建議,他們不領情,彼此還會弄得不快樂。」
> 今年農曆春節,黑幼龍夫婦和孩子仍像往常一樣聚在一起過年。他們分
> 別從台灣、舊 金山、華盛頓、香港等地飛到美國拉斯維加斯 相聚,除夕
> 夜遵從中國古禮磕頭拜年、拿紅包,熱熱鬧鬧的煞是有趣,也可見強烈
> 的家族凝聚力。
> 黑幼龍說:「我在培養孩子健康、快樂的性格方面真的出點力。
> 我很相信,這是父母給小孩一輩子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