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預防處治階段—相關知識的充實,生命教育的實施,主動積極的關懷。
1、積極參與有關自我傷害防治之研習活動,以對學生的自我傷害有正確的認知。
2、實施生命教育
(1)與學生探討生命的意義及價值
(2)向學生澄清死亡的真相
3、增進學生因應的技巧及處理壓力的能力
(1) 瞭解學生日常生活中是否遭遇較大的生活變動
(2 )瞭解生活變動是否對學生造成壓力
(3 )協助學生尋求社會資源
(4 )協助學生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
(5 )協助學生對壓力事件做成功的因應
4、經常與班上每位同學接觸,利用週記與學生做心靈的溝通
5、願意傾聽,隨時給學生支持、關懷,與學生分享其情緒
6、提供支援的網絡及相關資訊,讓學生清楚的知道在遇到困難時該如何向何人求助
7、經常與任課老師聯繫,全面瞭解學生在校情形
8、留意每位學生的出缺席狀況,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繫,相互交換學生之日常訊息
9、利用閒暇做家庭訪問,瞭解學生居家生活狀況
10、在班上形成一個支援的網絡,提供需要協助同學社會資源
11、在班上形成一個通報的系統,指定幹部主動報告同學之動態,尤其是異常舉動
12、對可能自我傷害傾向的學生保持高度的敏感
13、留意學生在週記、信件上透露的心事及相關線索
二、
危機處治階段—建立緊密的支持網絡,提醒家長更寬容,更關懷陪個案走過這 段路
1、對尚未採取行動的個案
(1)對個案保持高度「敏感、接納,專注地傾聽」
(2)鼓勵或帶領學生向輔導單位求助,說出心中的痛苦,讓學生有傾吐的對象, 尋求更多的支持及協助
(3)與個案討論對於「死亡」的看法,瞭解其是否有「死亡計畫」
(4)營造班級「溫暖接納」的氣氛,讓個案感受到他是團體裡的重要份子,同學 們都關心他
(5)通知家長,動員家人發揮危機處理的功能,隨時注意個案的言行舉止
(6)若個案堅持不讓家長知道,可以技巧性地提醒家長多關心、注意孩子
(7)通知學校相關人員(如危機處理小組成員)
(8)提供個案「支持網絡」成員的聯絡電話
(9)對十分危急的個案,與相關人員形成一個支持的網絡,隨時有人陪伴個案
2、對已採取行動,但未成功之個案
(1)立即聯絡相關人員協助將個案送醫急救,並由送醫小組通知家長
(2)請訓導人員協助清理現場
(3)聯絡輔導人員協助安撫其他同學情緒,並實施團體輔導
(4)接納個案的情緒、專注傾聽,並盡可能陪個案一段時間至其情緒平復
(5)透過個案自述或其他資料,瞭解企圖自我傷害的動機
(6)分別與個案及其他同學討論除了自我傷害之外的問題解決策略
(7)讓家長帶個案回家
(8)鼓勵同學對個案表達關懷,協助個案重返班級
(9)在個案重返學校的初期,協助班級形成一個支持網路
(10)拒絕任何媒體採訪,統一由危機處理小組代表對外說明
三、事後處治階段—與校園危機處理小組密切合作,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問題和學生 一起經歷與成長
1、事後處治的目標及目的
(1)幫助抒解悲傷的情緒與緩和哀悼的心結
(2)經由討論自殺行為的傳染與模仿作用,阻止再發生類似的不幸事件
2、正確的認知及態度
(1)對「自我傷害(自殺)與「死亡」有正確的概念,並幫助學生釐清錯誤的想法
(2)對事後處治的處理對象與工作目的有正確的認識
(3)過濾出哪些人是受事件影響最深的「高危險群」
(4)瞭解高危險群的「高危險時間」
(5)熟悉校內危機小組的運作情形
(6)掌握校外及社區輔導機構與醫療資源的正確資訊
(7)能夠適時的與學生討論、溝通,分享
(8)保持高度敏感度
(9)帶領班級或小團體進行討論及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