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偷窺行為,連正常人也會有,尤其是男性占大多數,在青春期對異性產生興趣、好奇,會想偷看女性的身體。對誘惑的情境很難抗拒,他們會刻意尋找偷窺的機會,到某一定點,拿著望遠鏡對著對面的住家去注意他人的一舉一動。如果碰巧看到他人在性交時,注意力會集中於女性身上,同時幻想自己是那女性的性愛對象。偷窺可分為強迫性及潛在性兩種,強迫性的偷窺症患者會去蒐集窺伺的地點,到屋角、屋頂、隔牆、公園等處巡視一番,看看是否有精采的鏡頭可獵取,他也會因所見的情境激起性欲望。
另一種是潛在性偷窺,常是具有精神病、人格不健全或智能不足且心性殘酷之病人,可能因累積的衝動演變成侵犯的行為。此類的偷窺症比較可怕。 校園中男學生為了偷看女同學的內褲、胸部,也常作一些奇奇怪怪的行為而引起對方的不悅,教師在遇到此類問題時該如何面對?
案例一 紀剛和幾位男同學竊竊私語之後。只見這些同學高興得歡呼大叫,女同學每次好奇的問他們高興什麼時,他們顯得更得意了,一副神祕兮兮的樣子。 紀剛一到下課時間忙著找女同學聊天,通常談話的姿勢是左腳向前跨出,頭低著唯唯諾諾的謙卑姿態,讓女同學覺得平常趾高氣昂的紀剛變得有點詭異,可是也瞧不出名堂,只好不再追問。 後來小貞發現班上男同學的鞋面幾乎都放一面鏡子,剛開始以為是流行,於是向偉仁提議,既然是流行就全班一起行動,偉仁脫囗而出 『女生裝上鏡子照什麼』,小貞才恍然大悟,原來男生是用鞋上的鏡子窺知她們穿何種花色的內褲,作為打賭用。
案例二
偉新做完功課後已是晚上九點了,信仁打電話來約他要不要打籃球,偉新也正想外出走一走,剛好有此邀約,高興的拿個籃球向爸媽『嗨』一聲就往外跑。 幾個勢均力敵的夥伴在一起打,越打越有勁,因勝負難分,幾局下來已是十一點了,信仁首先提議回家,有些想打的人也興趣缺缺。偉新獨自一個人悻悻然走走著,無意間發現草叢裡有一男一女表演著惹火的性愛鏡頭,看得偉新愈覺興致勃勃。以後只要到夜晚九點,偉新便抱著籃球往外跑,爸媽以為他終於體會到運動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也就未加干涉,只囑咐不要打得太晚才回家。
偉新的爸爸對偉新持之以恆的打籃球舉動愈加肯定,直到有一日偉新的父母在公園散步。看到偉新的偷窺行為,怒不可遏,當場逮回家訓誡一番,可是偉新還是藉機溜出去做著同樣的事。爸媽認為偉新有問題,可是除了罵以外,沒有別的好辦法,於是來求助偉新的老師。
【分析與建議】 案例一及案例二都可看到一個相似的癥結,乃是青少年對女性身體及人類性愛有著無比的好奇。雖然電影錄影帶、漫養書已經有大膽的呈現與描述,但是總不及臨場的感受來得刺激。所以當老師在處理此類偷窺的事件時,態度須很明確的告訴學生,這是一件不被允許的事→偷看女同學的內褲及他人的性交行為。因為學生若知道父母、社會、學校在性方面的規範後,則不會有自我追尋、 自我決定的沈重負擔。如果老師知道了卻默不作聲、不處理, 無疑是默許了學生的行為。
那麼何時應給予輔導呢?案例一的情況須在公開的教 室內明確訂下規則,鼓勵知道的同學報告老師,也請女同學清楚說出她們對此事的看法、感受,讓男同學明瞭對方 的不舒服,並假設情境—以男同學被女同學偷窺到生殖 器官為例,說出自己的感受,是否也有尷尬、憤怒的情緒?一切就事論事,不宜用別的藉口,如班上不守規矩、地沒有掃乾淨等不相干的事遷怒。清楚地向學生說明您對性愛的價值觀,不用擔心被學 生嘲笑不合時宜,也請學生父母停止對其子女怒罵,因為 怒罵無法消抵已犯下的過失,並和學生的父母溝通,請其回想平時曾否和子女溝通有關性方面的議題,如果沒有子女很難了解父母對『性』的態度和看法。請其父母用『同 理心』多聽子女在說什麼、有什麼感覺,而去體會他們為 什麼要如此做的原因?避免用負面、尖銳的言辭羞辱子 女,繼續觀察子女的行為,但不宜採用偵探的方式跟蹤。 信任、包容子女,不僅接受子女好的一面,連子女不好的 一面也要完全接納,保留子女的自尊,相信他永遠是好孩子。
老師一旦得知偉新的事件後,除了協助偉新的父母處理問題,還須替偉新保守祕密, 並且告訴偉新不可偷窺別人的性愛行為,更不可與他人分享,「性」的隱私是需要被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