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預防處治階段—相關知識的充實,生命教育的實施,主動積極的關懷。
目前分類:親子教育 (88)
- Feb 22 Thu 2018 17:27
校園自我傷害防治
- Feb 22 Thu 2018 17:25
做個網路紳士
- Feb 22 Thu 2018 17:24
愛的布施
指望兒女成為一個好人,不如自己先學做好人。想要轉凡夫而達聖人的境界,必須時時刻刻自我反省、自我警惕;要在舉手投足間自我教育,戒除不好的習氣。
- Feb 22 Thu 2018 17:23
聖 職
教育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象。原始人群是人類最初的社會,這種社會不管它怎樣簡單,總是需要教育來向年輕一代傳授勞動知識技能和思想觀點、道德品質,以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社會的延續、發展。
- Feb 22 Thu 2018 17:23
運動不是只為了獎學金
22歲的江志忠,是今年公布的十大傑出青年中最年輕的一位,他天生青光眼,看不清楚眼前的事物,在他的眼裡,也沒有所有的「界限和距離」,可是多年來,他選擇了體育,做為一生的目標,得過無數獎牌。今天身披得獎的紅綵帶,江志忠紅著眼說: 「殘障弱勢的朋友絕對別退縮,一定要站出來」。
- Feb 22 Thu 2018 17:22
網咖輔導
在「接觸未來」這部電影中,女主角茱蒂。佛斯特接收到了外星人從外太空所發射的訊息,經過了千辛萬苦的解碼過程,終於解讀出了外星人的訊息。隨著網路科技的發達,也浮現了許多與網路相關的社會事件與議題,「網路約會強暴」、「一夜情」、「援助交際」、「網路犯罪」、「學生沉迷於連線遊戲」,對於許多人來說,這些E世代的青少年,有時候真像是外星人一樣,讓人捉不著、猜不透。迷惘的教師,你是否也正努力尋求跟這些外星人的溝通管道,解讀他們的生活世界呢?希望可以找到適當的輔導策略來輔導引航學生未來的正途,防止青少年迷失在茫茫的網路大海之中。
- Feb 22 Thu 2018 17:20
誰殺了赤子之心
又傳一樁令人震驚的青少年集體虐殺事件!……最近幾年新新人類中頻頻傳出自殺、綁架、搶劫、殺人乃至毀屍滅跡等震撼人心的事件,其中最令人憂心與困惑的是:何以小小年紀就會有如此沈重的煩惱以至於要以結束自己或他人生命的方式來處理?他們多未成年,但犯罪之殘暴程度不輸成人,且往往毫無悔意。
- Feb 22 Thu 2018 17:17
親職觀念知多少
- 與其竭盡所能的為孩子鋪條平坦大道,還不如陪他們走過這段青澀歲月。
- 成長皆是緩慢且須灌注許多新血的,給予關愛及照顧,其結果是值得肯定的。
-
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行為或態度,對孩子所造成的影響是很難估計的。
-
父母的愛是孩子最堅強的支撐力,而以身作則是孩子最佳的模範。
- Feb 22 Thu 2018 17:16
雙 面 嬌 娃
「老師,我們家依依在家中的表現,怎麼跟您說的不大一樣?」蔡太太說。有許多家長在與老師談到自己孩子的行為時,都常會出現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在家與在學校的表現差別那麼大呢?
- Feb 22 Thu 2018 17:14
校園危機處理
一、七分自信,三分危機: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居安思危;天有不測風雲,有備無患;大雷雨,魚會翻肚;摔倒了不要白白站起來,看看地上有沒有東西可檢,檢完再站起來。
- Feb 22 Thu 2018 17:13
怎樣讓孩子喜歡讀書
著名教育家「尼爾」曾說:孩子有病,其實是父母生病了。同樣的,孩子神經衰弱其實是父母的神經衰弱。孩子在夜晚哭鬧其實是父母的不和、哭鬧所引起的。孩子氣喘是父母吵架、鬥氣、心中不平所引起的。孩子成績不良是父母人生課業的成績不佳。所以想要讓孩子長得健康快樂,父母應該隨時留意,不要讓自己的觀念來束縛孩子;更要注意,不要讓大人不愉快的心念或不良的行為,投影在孩子身上,使孩子承受莫須有的病痛。父母的心境轉變,心安定了,孩子自然健康快樂,更加喜歡讀書。
- Feb 22 Thu 2018 17:13
人生的成功者
1、經常帶著微笑,經常付出愛心的人:能夠從心底浮現笑容的人,它的一生是成功的。能夠從內心笑出來,就是內心深處有了神性、佛性的自覺。
- Feb 22 Thu 2018 17:12
以生命教育為核心的輔導
- Feb 22 Thu 2018 17:10
偷窺行為
有一些偷窺行為,連正常人也會有,尤其是男性占大多數,在青春期對異性產生興趣、好奇,會想偷看女性的身體。對誘惑的情境很難抗拒,他們會刻意尋找偷窺的機會,到某一定點,拿著望遠鏡對著對面的住家去注意他人的一舉一動。如果碰巧看到他人在性交時,注意力會集中於女性身上,同時幻想自己是那女性的性愛對象。偷窺可分為強迫性及潛在性兩種,強迫性的偷窺症患者會去蒐集窺伺的地點,到屋角、屋頂、隔牆、公園等處巡視一番,看看是否有精采的鏡頭可獵取,他也會因所見的情境激起性欲望。
- Feb 22 Thu 2018 17:08
兩性平等教育
壹、兩性平等教育之意義: 兩性平等教育並非男孩與女孩的戰爭,它是對人身體的尊重,對人性的尊重,及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須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的努力,「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中規定中小學每學年至少實施4小時之兩性平等教育課程。
貳、性別刻板印象:
- Feb 22 Thu 2018 17:08
不打不罵如何教孩子
案例一
一個醫學院三年級的學生,從大一開始,就擔任寒暑假的森林培育活動員.,幾次出梯隊,可以看到他耐心的對待小孩,和孩子玩在一起,讓新進的活動員豎起拇指佩服,還向他請教帶小孩的方法;這暑假更是常主動到辦公室幫忙,好奇的問他怎麼沒回家過暑假?回答說:『很無聊!和父母除了談生活費,也不知談什麼?甚至回家久了,父母就會嘮叨的不停,要是多表達自己的意見,父親就認為自己頂嘴,根本不聽說明;父親的話只能聽、接受,所以乾脆不要回家,偶爾才回去,避開見面,省得衝突,破壞了彼此的關係』,話語中表達出對父親嚴格管教的敬意,但也透露出和父親關係的疏離,以及只能表面敷衍而無法和父親討論未來的苦惱!